全球机器人竞争升温,中国虽暂领先但挑战重重
一、机器人行业受关注,战略地位提升
今年2月举行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意义非凡,华为创始人任正非、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商界领袖出席,而机器人初创公司宇树科技35岁的CEO王兴兴也在受邀之列。这一现象充分表明,机器人行业在中国19万亿美元经济体中的战略地位正日益提升,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。
射频微波器件采购网(www.ic-king.com)专注整合国内外厂商的现货渠道,实时查询射频微波器件代理商的真实库存,提供合理的行业价格,放心采购射频微波器件,是国内专业的射频微波芯片采购平台。
二、人口结构变化促使机器人产业发展
人口结构变迁成为各国大力发展机器人领域的主要原因。中国正面临着快速老龄化和青年不愿从事工厂职位的双重压力。2021年官方预测,到2025年制造业将出现3000万的用工荒。而且形势可能更为严峻,《经济学人》智库预测,到2045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将缩减至6.45亿,相较于2013年的峰值7.94亿下降19%,届时劳动人口占比将首次低于总人口的50%。这对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而言,可能会危及“2035年人均GDP较2020年翻番”的目标。
三、中国工业机器人现状与全球竞争格局
在此背景下,从比亚迪到小米等本土巨头纷纷加快产线自动化的步伐。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位居全球首位,但目前使用的大多是用于焊接、喷涂、组装等重复作业且技术含量较低的机械臂,这一市场当前主要由日本、德国和瑞士的少数Banner Engineering代理商厂商主导。然而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竞争格局即将发生改变。在AI、芯片与硬件取得突破的推动下,中美两国在可部署于工厂、餐厅、医院乃至家庭的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。
四、人形机器人的市场预测与发展前景
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预言,人形机器人将在五年内广泛应用于制造业;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称其为“史上最重要产品”,并预言其数量将很快超过人类,尽管他在预测全自动驾驶特斯拉、脑机接口等技术普及方面多次不准确。美国银行分析师预测,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出货量将达到100万台,主要由工业需求及教育服务领域的早期应用推动。该机构大中华区汽车与工业研究主管李铭预计,届时机型均价约为2万美元,对应市场规模200亿美元。再往后推30年,该行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存量将激增至30亿台,有望替代服务业半数劳动力。这一乐观的设想参考了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的发展轨迹,截至2023年的十年间,中国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销量年均增速达90%,组件成本下降与政府大力扶持推动了电动车发展,如今中国也正全力推动制造业升级。
五、通用型机器人研发面临的挑战
不过,通用型机器人的研发仍需要重大技术突破。通用型机器人需要具备适应多种环境、执行人类能完成的大部分任务以及与人实时交互的能力,但现有的机器学习和生成式AI模型距离这一目标还很远,例如基于文本的大语言模型无法训练需要处理视觉数据的机器。
六、中美机器人企业的发展情况
尽管面临挑战,技术竞赛却已进入白热化阶段。在美国,特斯拉于2023年推出第二代擎天柱(Optimus)的原型机,并计划在今年量产。市值3万亿美元的英伟达也有多个项目在推进。在中国,阿里投资的宇树科技、优必选等企业已实现产品商业化。2023年宇树推出售价低于2万美元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,在蛇年春晚的机器人群舞表演引发全国关注。优必选Walker机器人已在极氪与比亚迪工厂部署,能与人类协作执行更高阶任务。中国早期的成功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体系,中国在电动车领域全球领先,视觉系统、传感器、电池等技术协同性高,率先采用人形机器人的电动车企如小鹏,已宣布明年启动量产。
七、中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的问题与风险
然而,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。国内在机器人制造方面仍依赖外国企业的诸多组件,尤其是用于降低电机转速同时增加扭矩的减速器。虽然以绿的谐波(Leaderdrive)为首的本地供应商正通过规模效应、价格竞争力与技术升级努力追赶,政府也给予高额补贴扶持该产业,但中国机器人业仍面临潜在风险。美国在软件、AI及芯片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,宇树科技等企业依赖英伟达芯片。由于机器狗具有军事用途,中国新兴企业与供应链可能会遭到美方制裁。已有美国议员警告称中国机器人是“下一威胁”,这使得中国在机器人竞赛中的先发优势面临严峻考验。
- 苹果跳过 C2 直推 C3 芯片:2027 年登场 架构革新剑指 AI 时代
- Ceva NPU 横扫 AIoT,客户设计突破 50+,覆盖智能穿戴与工业控制领域
- 西班牙 Nomad Solar Energy 推出集装箱式移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机,创新来袭
- iPhone 16e 阉割 5G 毫米波:Wi-Fi 6 成妥协方案 中国用户受影响
- 半导体周要闻 20250224:三星 4nm 芯片量产提速,英特尔 18A 制程进入客户测试阶段
- 美国新当选总统计划为自动驾驶汽车制定联邦框架,行业迎来变革?
- 三星平泽厂满血复活:中国订单激增 300% 产能利用率回升至 90%
- 半导体周要闻 2025.2.17-莫大康:台积电 3nm 良率突破 90%,ASML EUV 光刻机交付加速
- 台积电豪掷 1000 亿美元,将建 3 座新晶圆厂与 2 座先进封装设施
- CPU 市场复苏密码:AI PC 成增长引擎 2024 年出货量同比增 40%
- 安森美收购碳化硅 JFET,AI 数据中心电源升级,服务器能效比提升 20%
- 与产业领袖同行:大联大商贸中国区总裁沈维中畅谈数字化浪潮下的 “智变” 征程
- 同轴连接器(射频) > 同轴连接器(RF)适配
- 触摸开关(开关)
- 嵌入式 > FPGA(现场可编程门阵列)(集成电
- RF 配件(射频和无线)
- 电源管理(PMIC) > 监控器(集成电路(IC)
- 衬套,索环(电缆,电线 - 管理)
- RFI 和 EMI - 触头,簧片和衬垫(射频和无线
- 底座安装电阻器(电阻器)
- 矩形连接器 > 矩形连接器触头(连接器,互连
- 同轴连接器(射频) > 同轴连接器(RF)组件
- 固定电感器(电感器,线圈,扼流圈)
- 端子块 > 线对板(连接器,互连器件)
